当前位置: 首页 >低碳 >

湘西州举办边城机场通航非遗展 600余件非遗作品现场“接机”

来源:湖南日报 2023-08-20 06:50:18


(资料图片)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8月19日讯(通讯员 杨芳玉 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)8月18日,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。为庆祝机场通航,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,湘西州文旅广电局在机场航站楼广场左右两侧长廊,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,向嘉宾与游客展示神秘湘西民族传统文化魅力,提升神秘湘西全域旅游品牌。

出席机场通航仪式的各级领导、嘉宾,来到非遗展示区巡展时,亲切问候各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工作和武陵山区(湘西)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,给予了高度肯定。

本次非遗展分2个展区进行设计布展,紧扣“贴近群众、贴近生活”指导思想,注重整体与细节相互增益,展出了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等四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20余项,3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600余件非遗作品参展,现场观展人数达3000余人。

非遗展中,湘西苗绣、苗画、踏虎凿花、凤凰蜡染技艺、苗族服饰、土家族服饰、苗族银饰锻制技艺、竹编技艺、水冲石砚、湘西土陶制作技艺等一大批国家、省、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“承故融新”,将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现代生活,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实践,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拓展,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及文创产品以其精湛的技艺、鲜明的特色、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现场嘉宾游客和观展群众的喜爱与点赞。

湘西腊肉、酒鬼酒酿制技艺、苗家原浆酒酿造技艺、套子粑粑传统制作技艺、保靖松花皮蛋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传统美食,被观展游客和群众抢购一空。土家医、苗医药等传统医药项目产品也受到游客和群众的青睐。观展群众纷纷表示,这样的活动接地气、入人心;外来游客也纷纷表示,一到边城机场就被湘西人民的热情和湘西非遗传统文化魅力所打动。

近年来,湘西州委、州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山区(湘西)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,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,坚持“保护优先、整体保护、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理念,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启发、值得借鉴的“湘西实践”,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。

同时,湘西州依托州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,开展文化观光游、文化体验游、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。武陵山区(湘西)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,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成效显著,形成了独特的“湘西模式”,成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“湘西样板”。

湘西州在保护与利用、继承与创新、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整体性,实现了“遗产丰富、氛围浓厚、特色鲜明、民众受益”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。

湘西州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以湘西边城机场的正式通航为契机,湘西州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,扎实开展武陵山区(湘西)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,让非遗插上腾飞的翅膀,助力现代化新湘西建设,助力“神秘湘西”走出大山、飞向世界。

相关阅读
大家还在看